
我遇见她,是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合。
是朋友聚会,她跟人打着招呼,笑容浅淡,像一场不动声色的风。我不擅长在人群中搭话,更不擅长对异性主动。但她不同,她的眼神有种奇特的温度,让我不自觉地想靠近。
后来我们加了微信,简单地寒暄了几句。照理说,应该就此别过,可不知怎么的,消息竟慢慢有了来往。
她说她有点社恐,不太喜欢社交场合。我笑着说没关系,我也是。于是我们习惯了用文字维系着那份微妙的联系。
我开始觉得,或许这就是我要的关系——不急不躁,彼此有着微妙的牵引,等时间成熟,我们会走到现实中。
可我没有想到,这种等待,会这么久。
她说她忙,工作很紧张,生活琐事缠身。我相信她。
她说她社恐,不习惯见面。我理解她。
我告诉自己,再给她一点时间,哪怕多一点点。
可是,时间久了,我开始发现,我几乎是自己一个人在对抗这份“关系”的沉默。
她会在朋友圈发下厨的照片,为朋友烹饪晚餐;会和朋友们去旅行,留下开心的合影。她会在故事里表达对客人的谢意,笑容温柔。
可对我,永远只有简短的回应,或者干脆的“忙”。
我想,也许是我让她觉得不安了?还是她有别的顾虑?我反复问自己,是不是我太主动,太热情,才让她步步后退。
我不是没试过退一步。
有时候,我故意冷淡几天,告诉自己:顺其自然吧。
可是,消息那一头,永远没有任何改变。
她说她不喜欢被催促,所以我小心翼翼,尽量不去触碰她的“界限”。
但感情,真的能这么小心翼翼地等出结果吗?
别人说,真正想见你的人,再忙都会抽时间。
可我不敢相信,也不想相信。
于是我安慰自己——她只是慢热,需要更多的时间。
直到有一天,我们因为“见面”这件事有了些不愉快。
她笑着说我是“凭实力单身”。
我知道她是开玩笑,可那一刻,我的心却像被什么轻轻敲了一下,闷得说不出话来。
我不是想给她压力。
我只是希望,这段关系,能有一点属于两个人的努力。
可我越来越清楚,这一切,或许只是我一个人在试图维系。
我开始习惯了独自等待,习惯了在父母问起时笑着敷衍:“还在了解。”
别人异地恋,起码可以光明正大地说:“我有对象,在外地。”
而我,连我们算不算“对象”都不知道。
有时候,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会问自己——我到底在等什么?
她说过:“不是想在一起,我留在佛州干嘛。”
我以为这句话是真心的。
我以为我们也能像她的朋友那样,哪怕生活再忙碌,也会抽出时间见一面。
可现在,我明白了。
这世上有一种人,你以为她在靠近,其实,她只是在礼貌地保持距离。
也许,她从未想过要和我更近一步。
我终于不再主动联系了。
不是赌气,也不是生气。
而是我终于明白,任何关系都不能只靠一个人去坚持。
我没有责怪她。
她没错。
只是,我也该学会放过自己。
爱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守候。
于是,我收起了所有关于她的期待,也把她,轻轻放回人海里。
她不会知道,
有个男孩,曾那么真心地等过她,
等到最后,
只剩他一个人,留在原地。

